鉴赏文学 传播学问 ——记英语组第八周区教研活动
鉴赏文学 传播学问
——记英语组第八周区教研活动
2 2019年4月8日,江北新区高中英语组全员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老师们观摩了刘建荣老师展示的一堂题为“The Story of Atalanta”文学作品鉴赏课,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副院长、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著名翻译家韦清琦教授所做的题为“语言的学问承载功能——以英语文学翻译为例”的讲座。江北新区高中教研员黄惠慧主持了此次活动。
刘 刘老师教学的这篇文章是一则希腊神话故事,希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导入,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想到希腊,再谈及希腊神话。略读环节通过三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快速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细读环节以故事情节为依托,帮助学生在获取语言常识和技能的同时,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最终的目标达成也是水到渠成。续写环节仍然依托语篇中的信息提示,再加上图片的暗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合理编写故事情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 十四中学的高二备课组长戴曦老师作为代表分享了她对次节课的感受和思考。戴老师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语篇主题意义探究是语篇主题教学的核心,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学问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为宗旨,总结了以下亮点:
1、双主课堂,和谐自然
教师主导亲切有力,学生主体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师不失幽默,在生成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疑惑和教学难点循循善诱,有条不紊地把控节奏,课堂和谐自然。
2、思路清晰,训练思维
整体教学设计流程:常识导入(奥运、希腊神话)——整体阅读(了解故事具体情节)——根据线索续写结尾——探究故事的寓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尤其是人物性格分析环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推理判断,对思维的训练十分扎实有效。
3、关注情感,注重内涵
神话故事情节简单,但往往寓意深刻,可见教师的选材是独具匠心的。教师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戴老师还给出以下建议:在对故事情节的要素分析时,学生对教师的指令不是特别清楚,可以换一种更自然更利,也能节省出时间留给最后的主题意义探究。
温文儒雅,满腹经纶却外表谦和的南师大的韦教授,以“AI会取代英语教学/翻译么?”问题导入到今天的讲座,引起了在座老师们的浓厚兴趣。韦教授认为文学翻译,翻译的不止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这部作品所承载的丰富学问内涵。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先生提出翻译讲究“信、达、雅”三个字,韦教授用通俗的字眼把文学翻译的技巧娓娓道来,他提出翻译要遵从“信息对称”以及“通透性”的原则,并给大家举了很多生动的实例。整场讲座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给整天忙于研读抽象的教学法的老师们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也给大家讲解文学作品带来了很多启发和反思。
(文:刘建荣、黄惠慧 图:高会)